|
|
|
頭銜:金融島總管理員 |
昵稱:大牛股 |
發帖數:112465 |
回帖數:21859 |
可用積分數:99740645 |
注冊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陸:2025-01-08 |
|
主題:股指戰略上樂觀 戰術上謹慎
外盤沖擊尚未結束:回溯2008年9月之后的行情,標普500在救市之后仍跌了近兩個季度,美元荒緩解,信用利差下行、通縮預期改善是當時美股見底的前置信號。而當前正處于美元荒階段改善的初期,后續美股仍將計價業績下行等負面因素,二季度外盤沖擊余威仍在。
資金面給予A股韌性:2008年10月之后A股與美股脫敏,契機在于四萬億政策,于是國內政策的強度決定A股能否走出獨立行情。而從現有政策來看,基礎設施建設、汽車消費刺激、LPR利率下調只能起到托底經濟的目的,但短期內無法填補外貿惡化的缺口,外盤擾動難以避免。但資金面將給予A股一定的安全墊,一是2020年大量非標資產到期(如險資債權計劃),資產荒邏輯進一步強化,二是保險資金歷來有低估值區域增配權益的習慣,同時在會計準則實施之后,險資配置低波動、高分紅個股的意愿進一步提升,有望成為二季度的關鍵增量資金,三是從美國地產市場的經驗來看,居民杠桿率回落之后,地產復合投資回報率趨于下行,鑒于滬深300年化收益穩定在8%附近,未來居民入市是長期趨勢,這可以從近期偏股型基金新募集份額持續新高進行交叉印證。
二季度先內需后外需:操作層面,二季度初期,A股仍會跟隨美股磨底,純內需板塊如建材、食品抗跌,整體趨勢性機會匱乏,上證綜指預計圍繞2750附近沿線震蕩,考慮到這一輪托底或依靠險資等長線資產,IF在此期間或占優。而在二季度中期及后期,重點觀察外貿環境是否有邊際改善的跡象,若相關信號出現,屆時外向型行業如電子、計算機開始補漲,IC此時超配。
多頭替代優于Alpha:二季度股指期貨基差預計是緩慢回歸的過程,一方面即將進入現金分紅高峰,股指期貨周期性折價,另一方面海外疫情拐點出現之前,對沖倉位也不會輕易離場。在此背景下,買入替代收益會好于Alpha中性策略。
風險點:1)中型企業信用風險;2)全球糧食供給減少;3)海外疫情大幅擴散。
一季度受疫情擾動,風險資產出現劇烈波動,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轉為寬松,但難掩全球通縮壓力,石油、銅等風向標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動。進入二季度,靜態來看,資金入市的邏輯并未證偽,A股仍是大類資產中具有性價比的資產,戰略上看多,但動態來看,伴隨全球外貿環境惡化、民粹主義發酵,節奏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戰術上需要跟隨各類信號調整布局方向。
一、資金入市邏輯未變
靜態來看,伴隨負利率環境成形,風險資產相對于避險資產的性價比不斷提升,資產荒邏輯驅動之下,A股仍不乏增量資金支持。
1.1 非標集中到期強化資產荒邏輯
第一層邏輯,2020年集中到期的非標資產有望強化資產荒邏輯,此處以公開數據相對透明的保險非標與理財非標為例。
2013年實施注冊制以來,保險債權計劃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3年、2014年各類保險資管產品規模分別達到3688.27億、3801.02億,如果假設其中有3/4的產品投資于債權投資計劃(以2015年產品比例估算),那么2013年、2014年僅債權投資計劃規模就達到5600億。考慮到債權計劃平均期限約為6年,這意味著最近兩年有大量的債權投資計劃到期。鑒于當前優質股權、債權項目較少,非標市場目前處于資金充足、產品稀缺的狀態。在此情形下,險資除了繼續配置優質信托、債權計劃以外,產品到期之后增配權益資產也是潛在的選擇。
理財非標方面,截至2018年年末理財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2萬億,其中非標資產占比在17%浮動。鑒于2019年以來理財非標投資限制較多,理財收益率呈現下行趨勢,非標產品續作難度加大,不排除理財配置流向權益市場的可能。計算2014年至2019年理財產品中權益類資產占比情況,可以發現近5年平均每年上行約0.5%,假設2020年維持該增速,那么潛在流入股市的理財規模將達到1600億。
見微知著,結合保險非標、理財非標的現狀,我們認為資產荒現象在2020年將強化,在此背景下,險資、居民資金有望加速流入股市。
1.2 新會計準則下險資入市相對確定
首先是保險資金。從趨勢來看,險資資金運用有投資化的傾向,2017年之后投資在保險資金運用中的占比穩定在85%附近。同時險資權益配置與滬深300走勢密切關聯,當估值進入底部區域時,險資往往有加倉的舉措。此外,2018年IFRS9會計準則實施之后,權益資產被歸入公允價值計價,并將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新規之后將影響到利潤表。于是近些年險資通過配置高股息、低波動的股票進行應對,一方面享受分紅收益,另一方面提高權益投資占比,間接達到使用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目的。
2019年險資用于投資的資金規模達到16萬億,同時股票基金投資占比同比上升1.4%,如果2020年權益占比依然能夠保持2019年的增速,這一假設下將為A股帶來約2000億增量資金。
1.3 房住不炒基調下,居民入市意愿提升
其次是居民資金。房住不炒基調下,居民有望提升權益配置。統計兩國居民資產配置情況,可以發現兩個現象:1)在地產耐用消費品、股權基金的配置占比均在65%附近。相較于美國,中國居民配股占比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僅是美國的一半水平;2)地產配置占比與居民杠桿率密切相關。參考美國市場的經驗,居民杠桿率下行一般與地產投資復合回報率下行同步發生,鑒于國內政策有意控制居民杠桿率的上行,地產作為國內最為安全的風險資產的邏輯也面臨改變。結合滬深300年化回報率在8%附近,居民資產長期向權益靠攏是大概率事件。
這點其實已經在公募基金的認購上有所反映。統計3月新發偏股型基金份額,目前規模已超1400億份,并創出近三年新高。由此可見,公募新發→居民認購→基金建倉→股價提升→公募新發的資金正循環正在形成。
1.4 小結:場內不缺資金
簡要小結,非標集中到期強化資產荒邏輯,同時保險資金、居民資金子彈充足,在上證綜指PE倒數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值進入局部頂部之后,資金入市邏輯將成為推動股市長期上行的關鍵邏輯。
二、疫情與外貿擾亂節奏
然而由于海外疫情的發酵以及外貿環境的惡化,作為厭惡不確定性的風險資產,股市節奏充滿著不確定性。
2.1 外貿環境惡化相對確定
第一層風險來自于全球貿易環境,由于海外疫情的發酵,海外復工節奏難有準確的時間表。分別統計2019年日本、韓國、歐盟出口在中國進口中的比例,三者占比分別為8%、8%、13%,其中光學(002189,股吧)、醫療儀器、機電、運輸設備進口較為依賴日韓(占比20%以上),考慮到上述細分行業供應鏈較長,二季度可能面臨原料短缺以及銷售受阻的困境,這會體現在企業的海外收入上。
統計2017年、2018年申萬一級行業海外收入占到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其中電子、家電位居前列,機械、紡織、軍工、計算機等占比也超過10%。而統計寬基指數,中證500、中小創占比均超15%,整體來看外貿環境對于小市值個股的影響更大。
2.2 美股難言見底
第二層風險來自于美股以及信用環境。2010年長牛之后,美股市值一度跌去1/3,盡管美元荒現象在購買商業票據、美元互換、無限QE等措施之后階段緩解,但我們傾向美股在二季度仍將面臨極大的考驗。
第一個視角,按照歷史經驗,美國企業債信用利差才是美股見底的同步指標,鑒于美聯儲現階段無法直接購買股票以及信用債,理論上信用傳導存有時滯,從QE到信用利差趨勢下行還有一段時間。
第二個視角是有關PE。假設2020年一季度至四季度標普500凈利潤增速分別為-6%、-24%、12%、10%(高盛對于GDP的預測),同時假設3月20日標普500股價不再變動,那么理論上Q1-Q4的動態PE分別為16.44、17.55、16.99、16.61倍。而在2000年之后,標普500動態市盈率的5分位數為14.15倍,10分位數為15.23倍,于是理論上標普500未來估值仍有較大的下行空間,尤其是在二季度,安全墊并不充足。
在此背景之下,A股難免承壓。我們統計了各個細分行業陸股通持股市值占比的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以來,景氣度較高的計算機、通訊陸股通未現大額凈減持,反而是家用電器、非銀金融等藍籌白馬被大舉拋售。
2.3 從08年經驗看美股觸底信號
回顧本輪市場環境,我們發現與2008年9月有許多共通之處,不妨回顧2008年各類資產的表現:1)2008年9月美股重啟跌勢,期間美元指數以及信用利差同步上行,EPS下行預期與美元流動性惡化共同主導暴跌行情。之后在9月29日美國推出緊急救市法案,但直至10月27日美股才階段性見底,期間見底的同步信號是美元指數見頂,這一階段市場主要反映對于美元荒的預期;2)2008年10月27日至2009年3月9日美股反復拉扯,期間跌勢未止。在此期間,其他風險資產紛紛出現拐點,先后順序大致如下,Comex黃金見底(2008年10月24日)→企業債信用利差見頂(2008年10月30日)→LME銅見底(2008年12月23日)→NYNEX原油見底(2008年12月24日)→美元指數見頂(2019年3月3日)→歐洲Stoxx50、標普500見底(2009年3月9日)。在消化完美元流動性、企業信用風險、通縮預期、企業業績底之后,美股才真正見底;3)上證綜指則在2008年10月28日見底,觸發契機在于四萬億的財政刺激政策,在此之后A股與美股脫敏,其后走出獨立行情。
結合2008年的經驗,我們認為2020年3月下旬正處于消化完美元荒的初期,美股未來見底至少等到通縮預期見底、信用環境改善之后。
2.4 A股能否走出獨立行情取決于政策力度
那么A股能否走出獨立行情?回顧2008年的經驗,當時A股見底有兩個關鍵信號,一是國內開始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刺激企業的生產開工,二是美元荒現象已經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而對于本輪A股,與2008年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政策空間上。目前相對確定的刺激措施主要包括:1)通過發行地方債的方式刺激基建;2)通過鼓勵購置新能源汽車、取消二手車限遷、鼓勵以舊換提振汽車消費;3)引導LPR利率下行以降低企業以及居民資金成本。
但本輪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刺激的難點在于房住不炒,同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外貿惡化的問題,于是在海外復工信號出現之前,A股與美股本輪的聯動性會加大,這會使得獨立行情的概率降低。于是本輪A股的關鍵信號可能是外貿,進出口增速改善、運價指數上升、國際航班數量回暖或是A股重啟反攻的信號。
三、外盤仍有沖擊,但有安全墊
3.1 趨勢與風格
外盤的不確定性可能擾亂A股的節奏。參照2008年美股經驗,9月緊急救市法案推出之后仍歷經不到兩個季度的下跌,美元荒緩解、信用利差下行、通縮預期改善先于股市見底,而目前正處于美元荒改善的初期,信用環境以及經濟衰退尚未完全計價,二季度A股存在跟隨美股階段調整的可能。
而若要脫敏,則取決于國內政策的力度,目前來看LPR利率下調、汽車消費刺激、基建建設只能起到托底經濟的目的,如若房住不炒基調不變,本輪與美股脫敏只能等到外貿環境改善之時。
但A股現階段安全墊也較為充足,伴隨估值下移,A股無疑具備被戰略配置的條件,一方面非標集中到期強化資產荒邏輯,另一方面險資、居民入市仍有空間,資金面提供安全邊際。
于是二季度初期,A股仍會跟隨美股磨底,純內需板塊如建材、食品抗跌,此時IF占優;而變盤環境取決于外貿環境能否改善,若相關信號出現,A股將重啟反攻行情,屆時外向型行業如電子、計算機補漲,IC在三大股指中最具吸引力。
3.2 股指期貨相關策略
基差難以快速收斂
一季度三大期指貼水幅度不同程度擴大,其中截至2020年3月20日,IF當季年化折價率達到7%,而IC當季年化折溢價率達到14%,整體折價率進入歷史底部區域。
觀察兩個指標,可以發現本輪貼水擴大是由對沖力量主導。指標一,3月以來股指總持倉持續上行,期間貼水擴大。指標二,IC2009持倉占比迅速抬升,而遠月空頭多為對沖盤。
我們認為二季度股指貼水難以快速收斂,一方面5月現金分紅逐步計價,股指進入周期性貼水狀態,另一方面本輪對沖力量上行的關鍵在于海外疫情的不確定性,在確診人數下降之前,資金難以評估風險偏好何時回歸,于是空單也不會輕易離場。
關注多頭替代策略,Alpha策略面臨基差損失
在此背景下,不同策略的收益情況也會有很大差異。對于Alpha策略,歷史上月度超額收益與Wind全A指數漲跌幅呈現正相關,負基差在行情弱勢時將拖累中性策略表現。同時建議關注多頭買入替代策略,在交割日前一日移倉,同時1倍杠桿水平之下,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持有IC活躍的收益相較持有中證500的超額收益可以達到14.4%,負基差下優勢明顯。
3.3 下行風險點
A.中型企業信用風險暴露
統計2020年二季度同業存單以及公司債企業債還本付息規模,可以發現二季度壓力并不大,但仍需提示中型企業信用風險暴露的可能。疫情之下,目前信貸目前主要流向兩塊,一是“戰疫”資金,目前經濟戰疫信貸支持已經超2萬億,二是鼓勵信貸進入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支持各類企業復工復產。但在結構性信貸導向下,中型企業可能面臨比上比下均不足的狀態,需提防上述企業現金流危機。
B.世界糧食危機
其次,需關注世界糧食供給減少的可能。上述擔憂基于三個維度的考慮:1)據中國援巴基斯坦蝗災防治專家介紹,一季度產下的蝗卵將在4月前后孵化,5月成蟲,從旁遮普省姜縣的蝗卵密度來看,屆時該區域蝗蟲數量可達百億只,這可能會影響到小麥等作物的產量;2)越南海關3月曾表示將禁止大米出口,若疫情爆發導致主產區降低作物出口,并導致非自給自足地區糧食的短缺,這可能引發全球糧食價格的上漲;3)抗疫行動下,玉米(2048, -1.00, -0.05%)酒精需求提升,這也有可能導致國內糧食總供給的減少。
C.全球疫情不可控
截至3月28日,全球疫情確診人數已超50萬,其中部分國家死亡率快速抬升,顯示醫療物資以及人手已經出現了短缺的跡象。若疫情在二季度無法得到充分控制,輕則導致外貿的停滯,重則引起民粹主義的發酵,并引發地區政治局勢的緊張。
【免責聲明】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從未開展任何咨詢、委托理財業務。任何人的文章、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與金融島無關。金融島對任何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股市有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