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堂网_办公室被调教bd_麻豆视频免费网站_麻豆传播媒体大全官网

主題: 夏斌:忽悠老百姓是金融機構最大的惡
2014-08-28 18:10:55          
功能: [發表文章] [回復] [快速回復] [進入實時在線交流平臺 #1
 
 
頭銜:金融島總管理員
昵稱:算股神
發帖數:45382
回帖數:32109
可用積分數:6236234
注冊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陸:2022-05-19
主題:夏斌:忽悠老百姓是金融機構最大的惡

夏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國務院參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上海峰會演講全文:



  中國目前財富管理或者資產管理,近幾年的發展,確實是有目共睹,非常迅猛。我幫助大家回憶一下。因為我以前是非銀行司司長,管信托、理財,14年前也在浦東,當時我們就說資產管理應該全國法律統一,也是有用資產管理的語言來說。當然,在那個時候說,可能未免太早了點。2001年我們信托資產是多少呢?我主要計算的是信托公司,因為證券、基金、保險、銀行基本沒有干。印象很深,239家信托,6640億資產。那是整頓前,占我們GDP比例僅僅約5%左右。到2013年,40萬億,占GDP比例70%。可見這十來年發展迅速。

  2003年5月,中國證監會叫停了銀證理財計劃,但是到了2012年或者去年,我們三大監管部門紛紛放松監管,特別是在資產管理和理財業務方面的監管。城商行可以是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可以是子公司搞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保險公司也可以發行資管產品和公募產品,受托管理資產業務,期貨公司也可以開展資產管理業務。也就是說,對于我個人認為的受托理財,資產管理這個業務,金融業各個領域都可以干。這是2005年曾經叫停過的,現在都可以開展了。也就是大家說的混業經營或者綜合經營。

  為什么發展那么快?其實道理很簡單。宏觀經濟來說,就是老百姓收入水平或者說企業法人的利潤、盈利積累發展很快,居民儲蓄達到45萬億。統計局統計,可投資資產600萬以上的高收入家庭,08年51萬戶,2012年174萬戶,現在按照年均增長30萬戶的速度在增加。我個人認為,我們在座可能很多人都有這個感覺,這個統計偏低了。實質可能更快。

  就投資理財需求來說,為什么能發展那么快?也就是因為金融市場深化了,產品增多了,更多的錢需要專業人士理財。我們搞金融,平時關注宏觀的,如果家里有點錢,還在找這個行當的人問,現在哪些產品,誰高誰低,風險如何,誰也不是一目了然馬上能清楚。因為這個市場太大,太深。

  理財產品供給來說,十年來的迅速發展,我認為主要還是圍繞03年我寫的中國金融創新總體評估里講的,我們搞來搞去,金融創新絕大多數的創新,都是圍繞突破兩大管制,第一,利率管制,第二,分業經營。我們這么多創新,除了內控風險制度的創新,法人主體機構的創新之外,我們想一想,就產品創新來說,創來創去,就是突破利率管制、突破分業經營的原則。這同時也是我們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因此,我總的判斷是,總的發展勢頭,是從2012年開始,大資管、泛資管的發展方向,總體來說是正確的。包括人們愿意用海外引進的歸納中國理財市場的資產管理業務這樣的影子銀行,實際就是委托理財,我認為方向絕對正確,這體現了中國金融改革長期追求的方向。但每一項正確的理論和政策,往往都有時代性,或者說有時代的暫時性、相對性、局限性。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今天討論財富管理市場,資產管理市場,怎么樣使得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市場走得更加穩健,我談幾點看法。

  就金融機構而言,講三點:

  第一,我認為要密切關注和認清宏觀經濟形勢,現在結構在調整、風險慢慢在曝露,是三期疊加時期,有些風險在逐步曝露,因為速度的下降。因此我們要把握好信托產品的風險體制,抵押物等等在我們業務中的指標和設計,我勸有關業務人員,不要簡單按照前幾年經濟增長兩位數時期的經驗數據向投資者設計產品、推介。同時向投資者推介的時候,要做好充分的風險信息披露。更不要遷就投資人做假賬、賺不道德的錢。其實在座的可能聽到的案例比我多。我是偶然人家告訴我,其實很多在做假賬。不要盈利嗎?地方政府平臺沒有,只有一年,怎么辦?造唄。昧著良心的錢不要賺。

  第二,要理解經濟轉軌的長周期和當前結構調整期中,我們金融創新的局限性和不徹底性。我們國有企業改革在過程之中。我們的房地產調整也在過程之中。長效制度并沒有完全建立。我們財稅體制特別是中央和地方的財稅體制,也在改革中。正面臨一系列的深刻改革,但是這些改革還沒有完全到位。這決定了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改革,自然只能是相適應,而不能過度超前、過度創新。當前金融改革中間,有些現象并不是改革滯后,而是有些現象是改革過度。

  在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總量仍然帶有行政調控色彩的大背景下,哪個銀行貸款多少都有指標的,不能突破,還有IPO、一些票據發行都在審核中間。人民銀行從宏觀調控角度,盯住貸款、社會融資總量,必須盯住整個社會信用是多少。所以很多方面仍然帶有行政色彩。因此金融機構一方面要有利潤,和市場機制為導向,不停追求金融創新,這是對的。既然是企業就要賺錢。這是對的。要滿足各類企業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又必須理解我們有些金融監管制度的無奈性和相對的暫時性。有些制度今天看來是不要的,我們要理解,我們要相信隨著改革深入,有些制度會進一步改善甚至取消。

  第三,我們金融機構要溫故知新。到2000年左右,我們已經做了5次信托整頓,回顧歷史看原因,為什么整頓,最后宏觀是空的板子總是打在我們信托公司身上,當然,有管理人員管理不善的問題,但是更大的環境看,2000年我就說過,第一,我們整頓了5次,我們沒有信托管理的規定,嚴格的信托制度怎么辦,沒有。2000年我在財經雜志上接受采訪,這是信托最后一次整頓,一定要想辦法搞清楚信托到底干什么的,就是受托理財,取消負債業務,當時壓力重重。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比如92年的宏觀失控、88年的宏觀失控,失控是什么失控?就是投資膨脹。經濟過熱、物價上漲,最后調控。

  為什么會這樣?感覺我們創新開放過程中,當時信托是金融百貨公司,什么都能干,負債業務有,各種各樣的業務都有,房地產、炒股票,什么都能做。這樣的金融百貨公司的局面下,我們宏觀調控的主干線,是信貸管理,就是貸款規模管理。但是貸款規模甚至更早的時候現金發行管理,一年發多少現金,都要調控、有目標。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鼓勵了金融創新。但是鼓勵金融創新,實際上多出了一塊信用,但是信貸計劃沒有考慮這一點。因此,最后兩者一加起來,宏觀失控,宏觀失控打板子,不可能打在銀行身上,當然也打,最后就打信托,整頓信托,撤并信托,最高達到2000多家,經過歷史整頓,關閉、破產,到239家,現在我手上又換到了180多家,現在60家左右。

  所以我們發展信托產品、理財業務時,回顧歷史,了解這個發展意味著什么,這個發展宏觀形勢是什么,這個發展監管部門準備好了沒有,可能對我們發展都會有影響。

  包括今天的資產證券化,我想借這個機會說一下。為什么老是發展不夠?我們現在整個宏觀調控是總量調控,最近是定向調控。我不展開說了。在座的都懂。在這個背景之下,總量資金是松的,松了以后也達不到應該去的地方,加上定量調控,在這樣一種調控思維之下,要資產證券化,肯定要符合這個大原則。資產證券化無非就是把銀行資產或者其他機構資產打包向市場推銷,幾年前我說過,向市場推銷,你金融機構有的跟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發的理財產品都搞不清楚它是多少壞賬,是什么資產負債,你有的就是包庇他在做,再打包賣給老百姓,不是給社會穩定形成沖擊嗎?你都搞不清楚,老百姓能搞清楚,大媽大娘能搞清楚?這個背景之下,絕對不能推。要推是禍國殃民。

  當然,要推可以,在我們在座的,在金融圈,在銀行同業,你們自己玩,買一買,大家都是專業人士,你買吧。要想老百姓買,很危險。因此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我們做資產證券化,是有局限的,慢慢來,絕對不要影響整個金融大局穩定。我從歷史角度幫大家回顧、認識我們金融機構在理財產品大發展之下,就我們而言要注意什么。

  對監管部門而言,要注意什么。面對當前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神速,金融產品創新動力非常足。而監管套利空間比較大的背景之下,監管部門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態度?

  第一,要善于發現市場新動態,及時研究新產品。耗子在研究,貓也要抓緊研究。不知道人家在想什么,要抓緊研究人家在想什么。創新部門創新部,產品部,在研發什么,最好你通過各種關系要了解他們在研發什么。及時研究新產品,盡快推出新的監管制度,絕對不要做市場尾巴。積極調研,來回觀察。最后只能是亡羊補牢。來回觀察,觀察什么?P2P,觀察什么?早就很明白的事,現在還沒有出來監管制度。已經1000家、2000家了,已經逃走了100多家了,160家已經逃走,引起了多少案件?

  第二,監管部門而言,資產管理業務大發展時代,突出在資產管理或者財富管理中一行三會的政策協調。現在是建立監管部門協調機制的主要任務,目的明確,要協調什么東西。這些問題紅頭文件都有了。現在主要的協調,我認為在金融法人機構準入、風控、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法規制度,各個部門,就是監管相關部門相對已經比較完善了。而一切金融法人機構的金融創新,證券基金、銀行保險等等,這些機構的創新,創什么?在產品上都是仍然在體現兩個突破,突破利率管制,突破分業經營。所以要求金融監管協調部門大量精力要集中花在日新月異的新的產品創新監管上。

  因此我呼吁,我們監管協調,要適應,要建立應付頻發的金融創新的日常工作協調機制和常設工作小組,要有個機構,紅頭文件轉來轉去,太耽誤時間了。要有個機構,哪怕是聚集機構,三者協調,四者協調,有一個協調機制。跟蹤研究,及時有效調整監管制度。比如現在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十幾年了,同樣是信托理財,信托公司和基金,在資本金的要求不一樣。信托出了事,但是監管部門不要用監管銀行的思想來監管信托,兩類機構。但是同樣注冊基金公司注冊兩千萬資本金的一個資產管理機構,兩千萬為什么可以做幾十個億?他沒有這個要求。這個問題不是今天的問題,十幾年了。

  我想提醒監管部門,十幾年了,沒有人協調,或者協調解決不了。要國務院去解決,太不現實了,太忙了。部長趕緊協調。又比如說法律法規制度不一樣,大家比較一下。證券、信托、基金搞理財,甚至保險搞理財,同樣賣給老百姓,可能內容都差不多,但為什么背后的法律法規不一樣?市場不統一、競爭不公平,怎么解決?

  所以我說,可以說,中國金融創新和金融大發展中的我們經常批評的某些滯后現象,很大程度上主要體現為監管部門協調不力。兩個債券市場到現在沒有統一。當時1996年銀行資金入股市解決不了,朱镕基總理要堅決抓,我出點子,非常簡單,就是把進入交易所的銀行會員全部出來,下一個文,不準當會員,不就堵塞了銀行資金入股市嗎,干著干著很努力把這個市場干大了,超過了交易所市場。怎么辦?有些領導叫我開會討論,我說沒有什么更多的理由,很簡單,當時管不住,金融機構風險意識差,今天怎么辦?時機已經比較成熟,合并。合并底下都在要文件、打報告,我們中央工作會議還專門布置了15項任務,我說不要再花納稅人錢研究了,很簡單,告訴管理部門,拿統一方案,從今天開始,你們根據工作表現來,很簡單。統一市場方案拿出來了,銀行、發改委、證券管理部門全部放到證監會,不就解決了?

  第三,要打破剛性兌付,有些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面對有些產品到期還不了,為了維穩、信譽,自己掏腰包解決,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們必須向市場講明白,我相信我們依法辦事,法律上沒有說輸了,政府部門要賠償的,我也相信,中央政府在面對到期不償還的問題上,絕對不會再拿錢埋單。十幾年前信托整頓已經有過很深刻的教訓。所以,對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向市場、投資者大量宣傳。

  重點宣傳兩個。第一,了解你們買的各種各樣的產品,都是預期收益率,不是固定的收益率,不是存款利率。預期收益率就說明可能達不到預期,絕對不要忽悠老百姓。第二要向老百姓講清楚,什么是非法集資。一個標準向非特定公眾籌集資金,就是非法集資。你是金融機構,是我法律批準的金融機構,比如銀行,他的負債方可以向非特定公眾甲乙丙丁不知道誰存款,那叫非特定公眾。如果你是一個機構投資者,你想自己籌集資金,現在理論規定是200個還是多少個,部門規章用高院司法解釋一定很清楚,現在多少不知道,但一般的中間結構,向非特定的公眾籌集資金,就是非法集資。當然,有些沒有曝露,有的曝露了。北京又發生一項,做私募。這都是非法集資。這一點一定要告訴老百姓。

  第四,對整個社會而言,我們要堅決想盡辦法消除全社會的道德風險。現在貨幣是多的,利率高的,面對這個情況,我們理財產品的發展那是必然的。但是這個過程中,什么叫全社會道德風險?有些地方政府現在資金緊張了,催債,還不了錢,因此現在是想盡辦法籌集資金,還錢,或者想盡辦法籌集資金還一些,不然銀行就要開始追了。但有些地方政府在做融資的時候,根本不考慮能不能償還。急了。借國有企業的名義找錢。什么地方都有發生。跟金融機構勾搭在一起,做假賬。不擔心,這一屆政府還不了,下一屆政府還。

  而我們金融機構,大局都看得很清楚,地方政府還不了,可能破產嗎?不可能破產。最后中央政府肯定會想辦法。國有資產還有這么多呢。因此你敢造假,我幫你推銷,拿點。這是公開的秘密。一點都不擔心。為什么現在貨幣多、利率高?錢大量還是到了地方政府或者房地產。所以地方政府也有道德風險,金融機構也有道德風險,我也不擔心。地方政府不擔心,金融機構不擔心,我老百姓更不擔心。我不怕,不還,你要維穩,鬧事,我們肯定解決。這是整個全社會道德風險,搞得我們金融調控非常難。所以打破剛性兌付,這是市場必然。打破剛性兌付,是建立我們有約束的市場制度的前提。這個過程中搞一些案例,在維持大局穩定的情況下,搞一點教訓,我認為非常必要。


【免責聲明】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從未開展任何咨詢、委托理財業務。任何人的文章、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與金融島無關。金融島對任何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股市有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2014-08-28 18:11:24          
功能: [發表文章] [回復] [快速回復] [進入實時在線交流平臺 #2
 
 
頭銜:金融島總管理員
昵稱:算股神
發帖數:45382
回帖數:32109
可用積分數:6236234
注冊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陸:2022-05-19
 七成“廣場舞大媽”掌握家中財權 金融機構盯上跳舞大媽團


  “得大媽者得天下。”自從一篇《銀行帥小伙陪大媽跳廣場舞陪出千萬大客戶》的報道在網絡上傳開之后,多家券商及保險公司都在拿這名帥小伙子做案例,教育自家公司的員工。與此同時,券商及保險公司也打起了“大媽”的主意。記者了解到,目前,有不少金融機構表示要組織員工學習廣場舞,繼而融入到跳舞的大媽團中,以便更好地開展業務。

  廣場舞大媽成“富礦”

  近日,有報道稱,北京某銀行理財經理靠跳廣場舞拓展客戶,不僅將舞蹈隊中四分之一成員發展為理財客戶,還從中發掘出千萬級的大客戶。

  廣場舞大媽確實是個富礦。此前,有機構調查發現,70%左右的大媽掌握著家里的財政大權。

  “當下競爭激烈,與國有大行網點多的優勢相比,小銀行劣勢明顯,只得自行求變。”一股份制商業銀行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中小銀行來說,在存貸款規模、盈利能力、成本控制方面一直以來大幅落后于大型銀行,隨著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社區金融將成為中小銀行成敗的關鍵。

  事實上,銀行“跳舞”的背后是拓展個人業務,顯示出了銀行間競爭正進入到以爭奪個人客戶為主的社區金融領域。

  受騙大媽警惕性提高

  一家券商負責人近日在與記者溝通時表示,要好好組織員工學習廣場舞,繼而融入到跳舞的大媽團中,以便更好地開展業務。

  該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不但要讓員工融入到大媽團中,公司也會不遺余力地為大媽們炒股做好服務。

  除了正規的金融機構,一些不正規的第三方理財機構也盯上了跳舞大媽。

  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跳舞時經常能接到一些收益率誘人的理財產品宣傳單頁,她身邊的姐妹還真有人買過。不過,上當的也大有人在,有的甚至是非法融資,結果老板卷款跑了,錢一分都要不回來。張女士說,現在跳舞的大媽們對這不正規的理財推薦非常警惕。(金陵晚報)
2014-08-28 18:11:44          
功能: [發表文章] [回復] [快速回復] [進入實時在線交流平臺 #3
 
 
頭銜:金融島總管理員
昵稱:算股神
發帖數:45382
回帖數:32109
可用積分數:6236234
注冊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陸:2022-05-19
  葉檀:金融機構未來存道德風險 埋下了巨大隱患


  銀行壞賬上升,是資產管理公司的機會。

  今年上半年,四大不良資產處理公司實現業績飛速增長,中國華融實現集團撥備前利潤118.04億元,同比增長57%;中國長城集團實現考核利潤56億元,同比增長45%;中國東方實現利潤76.48億元,同比增長39%。將于8月披露半年報的中國信達,美銀美林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的同比增長速度將達到23%,2014年上半年的收益率應該會基本持穩在13%,毛利息收入增長至75億元,同比增長77%。

  原因是銀行壞賬增加,給不良資產管理公司提供了大量食物。7月25日,銀監會公布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08%,比年初上升0.08個百分點,再創2011年一季度以來新高,不良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1024億元。雖然壞賬率上升較為溫和,但這是保守估計。從個別地方擔保圈斷裂、虛假融資單崩盤來看,恐怕實際情況更糟糕。

  地方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因此浮出水面。銀監會公布了全國首批可開展金融不良資產批量收購業務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涉及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和上海五省市,各銀行、信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金融企業,可以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相關規定,向經過備案公布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批量轉讓不良資產。

  地方不良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地方金融機構壞賬,聽著不那么靠譜。一手創造壞賬、一手收購壞賬,化解過高負債率的游戲,會不會成為左手倒右手的財務游戲?

  四大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存在道德風險,脫胎于美國重組信托公司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獲得央行再貸款,以原價從大銀行購得不良資產,這些資產管理公司搖身一變為金融航母,并陸續上市。這與美國重組信托公司封閉運營、獨立核算、到期清盤、解散公司的運作方式不可同日而語。這些不良資產管理公司資金來源于央行再貸款,與向商業銀行、國開行發行的金融債,再貸款相當于發行基礎貨幣,由全民買單,目前尚有8000億元債務掛在銀行賬上。這些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充滿了行政色彩,欠缺金融交易信用,與美國、瑞典的處置方式有本質區別。

  地方不良資產管理公司道德風險更大。

  地方政府通過地方平臺貸款,是地方壞賬形成的重要推手。很多地方政府信用十分可疑,2013年3月《中國經濟周刊》報道,一位曾在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廣州辦事處、參與過銀行不良資產剝離業務的內部人士披露,“十幾年前,在一些地方,銀行就是政府的錢袋子,政府項目的貸款抵押不足,甚至沒有抵押”,“我們當年負責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的不良資產剝離業務,在法律審查階段,發現幾家分行的貸款材料造假的情況很嚴重,甚至存在大批量人為偽造的情況”,現在,地方金融機構成為地方政府錢袋子的現象沒有本質改變。

  地方不良資產管理公司的注冊資金從何而來,購買壞賬的成本幾何?由地方財政支出,無異于將市場金融與政府公共財政混為一談。

  各地壞賬需要消化,債務杠桿率需要下降,但以行政手段激發道德風險,為什么不用更加市場化的方式來處置?

  去年2月,財政部和銀監會聯合下發《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規定各省級人民政府原則上只可設立或授權一家資產管理或經營公司,參與本省范圍內不良資產的批量轉讓工作——地方國資金融機構或者地方授權的準國資金融機構出爐。如果真想處置壞賬,由專業的、經過市場檢驗的金融機構出面更加合適,地方政府也可出售非核心地方國資化解債務風險,就是在網絡上公開招標,道德風險都要小得多。

  中國實體經濟正在大力推進市場化,金融機構卻逆勢而行,為未來整體道德風險與金融風險,埋下了巨大隱患。(每日經濟新聞)
 

結構注釋

 
 提示:可按 Ctrl + 回車鍵(ENTER) 快速提交
當前 1/1 頁: 1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后一頁]